作为社会商业的直接参与者,沃尔玛一直努力构建良好的商业秩序。尤其是疫情当前,社会更需要企业的回馈。疫情反复无常,许多沃尔玛员工都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留下足迹。不啻微芒,造炬成阳,每个人的光芒或许有限,不像日月般耀眼,但是当光芒汇聚到一起,足以比拟阳光,驱散一切风霜。
做让自己骄傲的事情
疫情之下,医疗资源紧张,非常紧张。成年人的小毛病或许还可以拖一拖,但面对孩子的病痛,没有哪个父母能忍得住。
很长一段时间,只要打开微博,就能看到家长在焦急地求助:在上海浦东的上海儿童中心医院,每年都会收治700个新发血液疾病的患儿,其中85%来自外地。
这家医院不远处有个沃尔玛门店。店长顾伟峰说,其实在封控前他们已经做过预演,要为相关社区快速组织物资。疫情期间,每天都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,每天都以精疲力尽结束。有时员工说撑不住了,要回家,就连顾伟峰本人都需要咬牙才能坚持。直到他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需求。医院里的一个患儿想吃自热米饭,还想喝营养快线。
同事黄宏进告诉顾伟峰,这孩子得的是白血病,病情恶化了,父母问他还有什么想吃的,他说看到电视上的自热米饭很新奇,想尝一尝。
黄宏进没有告诉顾伟峰的是,这件事是公司当时头等大事“弱势群体支持”的一部分,除了病患儿童,还包括视障群体,方舱医生。当然,还有养老院和独居老人。
疫情开始不久,公司CEO朱晓静偶然看到一个视频,一个老年人买不到菜,急得哇哇大哭。于是,“弱势群体支持”成为了沃尔玛在上海保供中的重要工作之一。
但顾伟峰并不需要知道这些背景。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,这个孩子也就10岁,跟自己的儿子年纪相仿。他想起自己和儿子也是很久没见了,儿子虽然年纪小,但知道爸爸的工作非常重要,和人人都夸的“团长”一样厉害,所以一直很崇拜他。顾伟峰心里,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孩,莫名就重合了自家儿子的脸。他放下手头工作立刻赶去准备物资,他打包了店里所有口味的自热米饭,又担心孩子吃不惯,于是还加了海苔和好几样小零食,给这个孩子送去。
他执意不肯收钱,“就当是给孩子的礼物”。顾伟峰忽然感到,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情,对一些人来说,也许真的很重要。甚至是足以承载他们生命尽头,最迫切的心愿。
据说,伟大的军队拼的是后勤。如果救孩子的医生是逆行英雄,那这些零售人算不算后勤队团长。回到门店的路上,想着自己的儿子,他突然觉得特别特别骄傲。那种明白了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的骄傲。
给别人帮助,也被别人呵护
除了上海,距离全国高考生统一高考的时间只有三周了。王云霞不仅没能在儿子前18年最重要的时刻陪伴他,甚至连电话都没时间打一个。自从沃尔玛成为保供企业,开始为居民们提供物资起,王云霞几乎就没睡过一个整觉,每天电话从一大早就开始响。最忙的时候,一天只能睡一个多小时,没时间洗衣服,只能都带回去让丈夫代劳。
当回顾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,王云霞突然发现一些被忽略的事实。“当时每天都在看手机没法好好休息,领导就逼我把手机关了,逼我休息。”“我一回到办公室,大家马上给我让座倒水,好像我就是店里的老弱病残。我突然感到,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默默关心我,关注我。”说到这时,王云霞再次哽咽。
给别人帮助的时候,也是能强烈感受到被别人的呵护。这是一个助人者对世界简单而真切的感知。
苦中作乐,坚守信念不变
赵鑫磊曾经是沃尔玛生鲜主管,是个只和菜、蛋、肉、奶、鱼虾蟹打交道的腼腆汉子,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和这么多人打交道。
然而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他却要独自守着3万平米川沙仓库,负责来来往往每天几十辆车,和上百个陌生人打招呼。仓库里条件艰苦,只能打地铺睡,雨季的上海潮湿,垫在地上的木纸板时常被泡烂。没有办法做饭,就带着干粮在工作之余随便吃两口,不能洗澡就烧热水勉强擦擦身子。比这些更难熬的是,当一个人的时候,面对三万平米巨大空间的那种孤独感和无力感。对于大多数可以与家人抱团取暖的上海市民来说,这种巨大空间的压迫感似乎很遥远。这样的生活,他过了一个月。赵鑫磊开玩笑说,半夜睡不着他就苦中作乐,幻想自己是看守着大堆宝藏的勇敢骑士,这些宝藏,可以拯救世界。
在过去两个月的上海,所有人都被拧成了一股绳,大家互相鼓励着,互相温暖着。沃尔玛人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局外人,他们闻疫而动,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,为上海抗疫及保供工作贡献力量,留下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。因为责任,所以担当;因为热爱,所以奉献。发生在沃尔玛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。未来,沃尔玛中国将持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,努力为全国各地的社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